打好主动仗 精准观气象 黑龙江省气象局为亚冬会提供科学气象保障-新华网
2025 02/20 08:59:24
来源:新华财经

打好主动仗 精准观气象 黑龙江省气象局为亚冬会提供科学气象保障

字体:

  2月14日晚,当主火炬“雪韵丁香”缓缓熄灭,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圆满闭幕。这场体育盛会不仅刷新了多项纪录,“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同样得到生动体现。

  精细部署助力闪耀“中国红”

  中国气象局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本届亚冬会,多次到黑龙江省气象部门调度指导,强调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力以赴做好亚冬会气象保障服务。

  黑龙江省气象部门从哈尔滨获得亚冬会举办权之际就进入了“亚冬时间”,成立亚冬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一台五部”,集结全省以及北京、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气象部门的气象预报服务精英300余人,并得到中国气象局各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在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时,加强主动联动合作,110名气象工作人员被纳入亚冬会执行委员会保障管理团队;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提升气象站网观测精细化和数智化水平。

  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两个亚冬会临时党支部,气象保障人员在陡峭山峰和绵延的公路之间穿梭,经历300余次的踏查和测试,在原有气象观测设施基础上,新建了3部相控阵雷达、4部激光测风雷达、10个交通气象站,在117个哈尔滨赛区、37个亚布力赛区布设气象观测设备,形成了精密的“地空天”一体化气象监测站网。

  “亚冬时间”展现气象硬实力

  在亚冬会开幕之际,哈尔滨主城区有一次小雪天气过程,亚冬会气象台提前一周就预报出此次降雪天气过程,提前3天精准预报了降雪开始和结束时间、降雪量以及主要影响时段;同时,联动市容环境卫生保障部门,当日出动23161名作业人员、3104台(套)机械设备,采取即下即清、即清即运、循环作业的措施,保障开幕式顺利进行;与哈尔滨市城市管理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以及确定清理重点保障路线的工作方案,为保障开幕式前后交通平安顺畅做好准备。

  在高山滑雪比赛中,竞赛部门一直担忧大风天气影响缆车运行和顺利开赛,气象部门在赛前给出“天气条件将一天比一天好。2月8日比赛当日,早晨山顶的风速预期比7日小2米至3米/秒,缆车运行可能性较大”的精准预报结论,给竞赛部门吃了一颗定心丸,最终保障赛事顺利举行。

  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中,气象现场预报服务团队提前5天就向竞赛主任提示2月13日决赛日有大风风险。2月11日,联合中央气象台、亚冬会气象台进行国、省、市三级气象部门加密会商,给出“预计2月12日上午时段,大跳台比赛场地具备天气‘窗口期’;13日决赛日风力显著增大”的预报结论。当晚,竞赛部门依据气象信息,决定将公开训练和决赛调整到2月12日的天气“窗口期”内接续完成,最终如期顺利完赛。

  赛事圆满完成的背后,离不开气象部门聚力攻关后科技成果的加持。

  在中国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引进先进预报模式和算法,运用激光测风雷达、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等多种先进观测设备,获取新数据新资料,本地化构建“分钟级、百米级”精细网格预报产品体系,实现黑龙江全省1公里、哈尔滨主城区和亚布力赛区100米且逐10分钟滚动更新的气象要素预报,输出全省148个、哈尔滨地区78个站点的单点逐小时预报,开发“天擎”“风云地球”“天衡天衍”等亚冬版业务系统以及亚冬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为哈尔滨亚冬会装上“科技之眼”、插上“气象之翼”。

  此外,气象部门还按照一馆(场)一策的原则,发布MOC气象服务专报、各类赛事服务专报和开闭幕式、火炬传递以及旅游、交通等气象服务专报。同时开发黑龙江气象App亚冬版,用户可在手机上随时查看各个比赛场馆的中、英两种语言的实时天气信息。

  赋能冰雪经济持续“热辣滚烫”

  气象部门在冰雪大世界内增设一个9要素气象观测固定站,以及在雪花摩天轮内安装一个4要素微型气象站,天气信息可在园区内实时显示,同时还在园区内建设两处“温度计”冰雕气象景观,成为五湖四海游客们的热门打卡地。同样,在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园区内,气象部门也建设了一个9要素气象观测固定站和一处雪雕气象景观打卡点,为景区制雪造景、安全运营和游客赏冰乐雪提供气象支持。

  此外,游客还可以通过黑龙江气象App,查看黑龙江省著名旅游景区的游玩信息,老人、儿童等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穿衣提示,以及未来40天的天气预报。未来,气象部门将充分利用好亚冬会时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为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提供气象智慧,以“冷资源”撬动“热经济”,续写新时代的华美冰雪篇章。

【纠错】 【责任编辑:才萌 董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