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气象科技助力备春耕-新华网
2025 04/03 11:45:55
来源: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黑龙江:气象科技助力备春耕

字体:

  当下,黑龙江省备春耕生产正热潮涌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农业发展指明方向,黑龙江省气象部门抢抓农时,用科技为黑土沃野上的丰收保驾护航。

  早在新年伊始,黑龙江省气象部门便积极行动。利用土壤旱涝预测、低温对作物生长影响评价、气象灾害风险预估等模型,综合分析2025年农业气象年景和作物生长季天气气候趋势,初步预估可能出现的灾害并给出建议。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发挥技术优势,实现5km×5km分辨率的土壤湿度和地温预报,以及旱田春播、水稻移栽机械化作业适宜度气象预报。从3月起定期发布全省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滚动预测大田播种期和水稻育秧期,开展备耕期气象条件适宜度预报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构建分作物、分灾种、分时段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技术。能对低温冷害、干旱等7种农业气象灾害,以及玉米、大豆、水稻3种主栽作物共计24个发育时段进行风险预警。这些预警信息借助自主研发的“黑土递”微信小程序发布,确保第一时间直达管理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户。

  在哈尔滨市通河县,农事活动因气象服务而更具底气。种植旱田的农民忙着检修农机,水田农户精心选种育苗。通河县乌鸦泡镇供销合作社主任付鹏飞表示,近几年农业丰收得益于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如今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已覆盖全县82个行政村,今年还成立了包含气象信息服务的“农服团队”。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也与气象部门紧密合作,自2022年起联合制作《农业气象与农业技术周报》,成为基层开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参考。

  气象服务成为农事活动的“必需品”,背后是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3月29日,哈尔滨农业气象试验站收集全省73个站点的土壤墒情数据,为农业气象服务专报提供支撑。此外,试验站持续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开展玉米、大豆区域联合分期播种试验等。

  今年,黑龙江省气象部门还在集贤县福利镇金星村建立气象科技资源助力提升粮食单产示范基地,将气象科技转化为实际助农成果,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发布会、开展达人说农事直播、利用AI数字人播报等渠道,在全媒体平台发布今年黑龙江省春耕春播期的天气气候特征及春播期预估情况等重要天气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充分保障。

  黑龙江省气象部门一系列举措,正是对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推动智慧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精准的气象预报、有效的灾害预警、丰富的服务模式,全方位助力龙江大地的备春耕工作。气象科技成果的充分应用,不仅为农民吃下“定心丸”,更将为黑龙江粮食持续丰产奠定坚实基础,让黑土沃野在科技的加持下孕育更多的丰收希望。(张晓卿 闫平 李树岭 西婷婷)

【纠错】 【责任编辑:董云竹 郭梁越】